建筑智汇
当前位置:建筑智汇 > 乡村建设 > 正文

乡村建设与营造原则

坚持田人合一为村,人禽合一为家,家祠合一为农,老小合一为孝。

建设与营造时,把村庄还给村民,把自治还给村干部,把乡愁还给风水师,规划与设计师帮忙不添乱,农村就像农村了,农民就能安居,安居才能乐业,这是乡村建设与营造的原则。

100年前没有规划设计师,中国每一个乡村建设都能落地,每一个村庄都充满温度。今天有了《中国城乡规划法》,按城市规划,用城市建设法则,用城市建设的技术与监理,乡村建设自然变味。越来越不像农村,建设越多破坏性越大。原本乡村建设很简单,今天变得很复杂,根子是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》和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》在2008年合并为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,以致村不像村,城不像城。

在十几年的乡村建设中,绿十字专家尊重民俗,尊重地域特色,与规划设计师、村长、乡镇干部、文化与文物保护工作者组建一支综合专家组,对我国村镇农村的调研,制定一套适应农民与农村的《乡村建设与营造原则》,坚持制度为项目服务的乡村动态式的工作方法,用于动态与成长过程中的农村规划营造建设。

  一、乡村营造要求  

1、以村干部为主体,专家为指导,政府为协调,风水先生协助。建立一支能落地的综合性专业规划设计团队

2、新村建设,尊重原村庄机理,以农田、山水为大格局的前提下,合理合情合法的制定新的村庄规划;

3、老村改造提升。坚持村庄乡愁感,室内舒适干净现代,保持农民庭院小农经济,节约成本,因地制宜;

4、老村旧村(非文物),存在大量危屋,无人居住。建议村组中无人的自然村,拆迁恢复耕地

5、房子建设标准可适当保持门前晒场与空间,风格符合本地建筑特性。鼓励将新农村建成农民熟悉的家园,使乡村内的构筑物形成具有本地建筑的风格。可尊重传承设计,也可在传统基础上创新

  二、基础设施建设  

1、村庄规模因地制宜,坚持村庄自治自建自生,坚持乡镇要大,村庄要小。鼓励建房用坡地山地,节约农耕用地;

2、古树木、河流、道路、老建筑等设施红线保护标识予以保留,房屋场地标高结合地形设计,尽量不要破坏原有地形,保持村庄原有的风貌

3、乡村道路遵循地形、依据地势修建,有高、低、弯道,强调自然,依山就势。减少道路硬化,确保地下微生物通行

4、注重给排水设施,北方地区采取雨污分流的形式,建立完善的传统生态污水处理系统,供给标准饮用水源;

5、坚持千年建坝筑塘法则,“深作潭,浅作堰”方法。除防洪需要护堤护坎,尽量保留河湾、堰塘等小型水体。保障农业灌溉,形成水域景观。河、堰应结合地域文化与当地生活习俗建设,在达到质量要求前提下,尽可能减少硬化工程。

  三、居住环境修复  

1、尽可能恢复传统文化标识。如老房古建,遗址与传说,大树与庙塔。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,要作重点保护与收集;

2、建筑风格坚持主色调统一,体现本地建材本来色料占80%,现代建筑材料占15%,自选色彩5%,提倡“一个地区一个风格”

3、禁止建围墙(若新建房屋,因特别要求,可控制在1.2米以下,要求用本地材料),村庄公共部分不得建杂屋与围墙;

4、消防通道尽量保留,消防栓间距按规范设置,也可恢复乡村传统消防手段,倡导恢复具有防火功能的的传统建筑

5、路灯应尽量回避使用城市化路灯,其他设施也尽量回避使用城市设施,如垃圾分类桶、大理石与磁砖、非本地树种等;

6、科学合理配置生态型公共厕所,资源分类设施,家庭污水净化,保持粪肥回田养地的功能;

7、恢复农村赶集市场与戏台、老人活动中心、公共墓地、修复祖坟,方便祭祖、保留民俗

8、新修与改造房屋时,一定要设中堂,有书房。修家谱,建祠堂。禁麻将,止赌博,有家训、育子孙。

  四、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 

1、由村“两委”班子对新建房屋进行控制,防止乱建乱搭

2、可保留猪圈(建议推荐孙氏养猪法,干净无味),保留农家菜地,靠近菜地。确保田地人房村庙一体化

3、除厨房、厕所用瓷砖外,外墙面不提倡用瓷砖;室内与室外不提倡使用不锈钢、大理石等冷建材

4、乡村大量保留“铺、店、亭、廊”,维持公共休息与聊天的空间;

5、建设资源分类中心,注重垃圾干湿分开,控制好厨房湿垃圾,建立完善的资源分类收集系统

6、公共设施部分使用混凝土要控制比例,除必要的晒场外,道路与广场、庭院地面尽量使用本地材料,合理利用废料(如三合土地面、废弃混凝土块、砖头等),做到生态、美观、实用

7、完善乡村与社区服务功能,积极引导小学(幼儿园)生小手拉大手促进村庄环境卫生。根据条件由地方民族管理机构同意,可修建家族祠堂、卫生室、便民超市、农贸菜场、交通站点、文化站等新社会功能建设;

8、景观植物选择。所有树种应种植本地四季落叶而非四季常青,30%左右是有果实的树,给鸟类提供足够的食品。每户人家乔灌木16种以上,一个村庄乔灌木260种以上,禁止种植城市草坪、非本地的花草,形成稳定的树种系统和安全防护

  五、总结  

乡村建设不能制定太标准的要求,尽量回避城市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督促管理与造价标准,坚持实事求是,尊重市场规律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要符合农民生活与生产为原则。特殊功能可以明确。如消防、安全、防震、饮水等必须强制执行。

中国农村太多太大,民族与地域复杂,贫富与资源等差异甚远,家族与民生千差万别。每个村庄也因为历史与民俗不同,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文化。每个村怎么建,一定要因地制宜,东方文明也恰恰是因为多样性,才有文明的稳定性。

    千年乡村,天地相宜;  

    大国小农,田人互补;  

    新村旧村,自然有序;  

    村规民约,城乡永固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建筑智汇 » 乡村建设与营造原则

赞 (0)
分享到:更多 ()

评论 0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