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莫干山,已经有太多文章做过报道,而我今天想说的是,透过民宿来看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。
一家民宿可以带动一个乡村的名气这是怎样的体验
大概所有想开民宿的人,都知道,- 松阳 · 西坑村·过云山居 ,也都知道一个美女民宿主,廖敏智,现在的敏哥,还有两个合伙人,潘敬平、李超骏。他们花了一年时间,把这两栋旧屋改成了一家只有八间房的民宿。
2015年8月,过云山居正式开业。前三个月,入住率98%;入冬后是传说中民宿的淡季,这里的入住率依然在95%以上;农历春节,过云山居还是爆满;春暖花开,秋天来过的人想来看山花烂漫,没来过的人想来看云看山,过云山居永远很忙。它被称为“民宿奇迹”。
最成功的民宿莫过于成为旅行的目的地。而他们做到了!
这样的成功,一定有政府的支持,政府的支持,政府的支持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!当然也离不开他们三个人的用心,致力去打造。从选址,设计,经营,都达到极致。
对于我来说民宿,是个载体,承载着民宿主的情怀,和生活方式,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,一个房子,一个可以住的地方,需要给来过的客人,舒服的体验,让人来到这里,可以安静,思考,放松,回归。激活内心中另一个自己。
很多人都想开民宿,纷纷去参观,试睡,体验,感受,怎样的民宿在乡村建设中才可以称之为一家好的民宿呢,最起码要做到这几点。你的民宿才更有意义!
了解当地资产优势,农产品特色,并且把当地文化,当地美食,当地手作,等融入民宿当中,寻求本土化。致力文化传播,注重口碑,不仅仅呈现住宿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,与村民融入一体,共生共荣。更好的体现出民宿的实质性,不是酒店,而是与当地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的生活方式。发掘中国文化背后的商机。
民宿在乡村中的角色,是符合乡村整体风格,却有自己的特色。塑造本身体系应符合当地文化,人文,达到统一,不单一。修旧如旧,旧中取心意。在乡村中的民宿,尽量增加农耕主题。
乡村需要创造力,创新,统一标准下,做出差异化,而民宿在乡村规划中从外在需求到内在需求,做到别致,小而美,小而精,突出特色不影响主体。实用性加强,
好用要比好看更重要!
定价差异,服务差异,体验差异!
酒店的服务是标准化的,而在乡村中,民宿中体现的不仅仅是标准化的服务,除了基本服务,更多要服务人的内心需要,城市套路深,我要回农村,这句话被流行,不是没有原因的,来到乡下的旅客,一定是寻找城市中缺乏的情感依托。
特色个性的服务
产品物品的定位和形容,从情感,人性需要,人文关怀需要,情绪爆破点,情绪服务,情感服务。
客人既是亲人,在客人离开的时候,要像送亲人一样。
让客人,感受到温暖,尊重,被包容,被关注,被关心。
乡村建设中民宿只是一个爆破点,真正好的民宿不是独立个体的,真正融入乡村文化才会更持久。
维珍(Virgin)品牌创始人Richard Branson,他说:
“世界上最伟大的想法和创新,
都来自于那些带着活力和决心去解决看似无解的问题的年轻人。
中国美丽乡村建设,需要更多的年轻人,把创新带入乡村,从心出发,留住乡愁,守住中国文化,传承中国文明。历史的才是永久的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建筑智汇 » 乡村建设项目中如何做好“民宿”这个产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