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绿色建筑
香港近年的建筑中,有不少便融入了绿色环保元素。2017年香港的绿色建筑周,特别设置“绿色建筑大步走”导赏团及参观活动,让民众置身其间尽情体验。可参观的港九新界各区具代表性的绿色建筑共有18座,其中新界占8座。
旧大埔警署
近年成功活化为绿汇学苑的旧大埔警署(建于1899年),堪称闹市中的绿色历史庭园。绿汇学苑把旧大埔警署的历史、建筑及生态价值结合,既注重保育建筑特色,也充分考虑原址树木及鹭鸟林生态保育。同时促进建筑物的角色演变,将建筑物转化成展现永续生活文化的基地。由此,绿汇学苑带动更多人关注环保建筑,并鼓励其于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,为对抗气候变化贡献力量。
随着港人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加强,如何为全港现存近4.3万幢、每年新落成数百幢的建筑物做出环保评估,成为重要课题。香港建筑环保评估协会有限公司由此制订了一套工具,从节电、节水、所在位置、建材及室内环境等多方面,为建筑物进行环保评估,这些标准不单获港府新落成的建筑物采用,也被发展商用来为新盘衡量环保水平。
绿建筑认证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各地区纷纷展开,已从使用环保建材、友善环境进化到节能为主,如今更走向追求融入当地,让环保的概念超越建筑本身。通过去年香港环保博览可以发现,建筑相关参展业者中,有不少提出物联网、数据分析来协助安全与能源管理的服务,在绿色建材中,更有多家推出各自研发的隔热涂料,以减少对空调的需求。
尖沙咀
周家明以旺角、尖沙咀为反例,解释为何晚间会感到温度特别高,只因当地建筑使用大量水泥、金属,这些材质在晚间持续释出白天吸收的温度。大楼若要降温,可从使用植物绿墙、白色涂料、储存雨水等着手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建筑智汇 » 绿色建筑引领香港风潮